今天是星期六,扶贫工作日。上午和驻村工作队员走访了村里的贫困户后,不知不觉就到了十一点半,我回到了岛光村委会打赢脱贫攻坚战指挥部。由于最近的工作比较多,我打算在午饭之前把这段时间的有关工作材料再梳理一遍。
这时,我接到了一个陌生的电话,对方声称是本村村民,想向我咨询一些扶贫方面的问题。群众工作无小事,我们驻村第一书记的一项职责就是帮发展,推动精准扶贫,要求我们牢固树立为民服务意识,大力宣传党的扶贫开发和强农惠农富农政策,深入推动政策落实,村民主动找上门来,更有利于我们开展工作,对于这种情形,我们向来都是求之不得,当然是热烈欢迎。于是,我不疑有他,和往常一样回答他:好啊,我在村委会,你在哪里?方便来村委会吗?对方回答说已经到了村委会,我说我马上过来。于是我立刻放下手中的事情,走出了指挥部。出来一看,原来是市督查组来我村开展督查工作。督查组的同志先到了村委会大办公室,没看到我在边上的指挥部,估计以为我不在呢,看到我马上出来了,稍显意外。在轻松的氛围中,我向督查组如实汇报了近期的工作,督查组开展完督查工作后就离开了。
督查组一行离开后,我不禁纳闷,为啥督查组的同志要在电话中自称是本村村民来咨询扶贫问题?稍加思索,我想到了此前的一次会议中,通报了有的同志对群众态度不好的问题,督查组可能是借此机会了解我们在平时工作中对群众的态度。我们不难想象,这种督查方式,对于改变有的同志在工作中对群众的态度,效果是十分明显的——你平时如果对群众态度不好,现在说不定就会被督查组逮个正着。由此可见,督查工作非常有利于在脱贫攻坚工作中及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。
我注意到,近期省、市、镇三级都成立了脱贫攻坚督查组,进一步加大了督查力度,脱贫攻坚督查工作呈现出常态化的趋势。也许有的人对“常态督查”比较紧张,其实紧张一点能让我们更重视自己的工作,适度紧张往往更有利于我们开展工作,但也没有必要过度紧张。
对我来说,大半年的驻村工作中,我已经适应了这种“常态督查”模式。我发现,只要对照自己的工作职责认真做好工作,督查对自身而言,不是坏事而是好事。对驻村第一书记来说,最近,中共万宁市委组织部印发了《关于进一步加强驻村第一书记管理工作的通知》(以下简称《通知》),《通知》中明确了驻村第一书记的职责和纪律。一方面,《通知》中明确驻村第一书记的职责是做好“双争四帮”工作。另一方面,《通知》中要求驻村第一书记要严守纪律,并作出了一些制度上行之有效的具体规定,比如,驻村工作日采取“钉钉”系统进行签到考勤,每天的上午8:00和晚上22:30签到,每周一上午12:00前报送周报表。这些具体规定,让作风不实的现象无处容身。当然,只要认真按照《通知》中规定的职责和纪律来开展工作,就根本不用太担心目前的“常态督查”。如果督查组及时帮我们发现了问题,那也有利于我们把工作做得更好。
督查的同时,也是对自身工作的肯定和促进。自己平时工作做得好与坏,督查组都能及时看到。督查可以帮助找准问题,解决问题。当然,督查过程中也会运用到执纪问责的重要手段。对脱贫攻坚工作中思想认识、责任担当、方法与措施与上级要求不符,落实政策不到位、宣传不力、帮扶不实、群众满意度低的人,也会执纪问责。也正是因为这样,督查制度才能发挥利器作用,促进脱贫攻坚政策落地落实,助力精准扶贫工作。
作者系万宁市人民检察院派驻东澳镇岛光村党总支部驻村第一书记 徐华兵